露西·達庫斯是她自己的個人歷史學家。這位22歲來自維吉尼亞州里士滿的詞曲創作人擁有非凡的能力,不僅能仔細放大自己的經歷,還能剖析相關的情感,確定其起源,然後將它們置於她個人時間線的各自位置上。除了成為自己關注的主題外,她與其他編年史作家的主要區別在於,她更喜歡以宏偉的交響搖滾歌曲的形式呈現她的論文——這種媒介比肯·伯恩斯的紀錄片更具激情。
顯然,反思性的歌曲創作對幾代音樂人來說一直是普遍存在的,但 Dacus 不僅僅是對她的經歷進行記錄。她以不尋常的自我認知寫作,認識到她在面對死亡、心碎、信仰和存在主義中的細微差別,並試圖理解這些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以預測未來,Dacus 最新專輯名為 Historian 的歌曲,不僅僅是宣洩情感的釋放,而更像是她努力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參考文件。
“我在專輯中提出的一個大問題是,在悲傷、焦慮和失去的面前,人們如何生活並充分利用生活?”她在二月中旬的電話中表示。“我總是進出這種心緒:到底發生了什麼?我該如何生活?我如何才能活得更充實?”
雖然她在通話中指出,現在她已經脫離那種心緒並感到充實,但自 Dacus 發行她的首張專輯 No Burden 以來的兩年一直很艱難。該專輯的廣泛讚譽,一個基本上安靜但偶爾強烈的努力,由 Dacus 的穩固人聲所承載,使她迅速崛起於獨立音樂界並與 Matador Records 簽訂了合約——這幾乎是對於創作真誠搖滾音樂的藝術家來說要求的最佳軌跡。
然而,她也經歷了祖母的去世,經歷了一段艱難的分手,並面臨著作為受人崇拜的音樂家在大獨立廠牌下帶來的一系列新期望和擔憂。與 Dacus 表示為了獨自演奏而創作的相對柔和的 No Burden 相比,Historian 是一張動盪的搖滾專輯,擁有許多巨大的漲落和豐富的編曲,她形容這些音樂“代表了歌曲及其意義”。
“這些歌曲本質上更加動蕩。來自較為挫敗或焦慮的內容,或者說是試圖擺脫焦慮……有很多困惑。因此專輯有很多起伏。”
她在介紹這些動態時毫不拖延,專輯開始於《Night Shift》,這是一首長達六分半鐘的史詩,起初作為緊張的民謠穩定地煮沸,然後綻放為一牆猛烈的失真吉他,Dacus 在上面激昂地吟唱。幾乎專輯中的每一首曲目都有著某種宏偉的回報,其中許多曲目都包含耀眼的小號、弦樂和合成器的樂段,“這些是我當製作 No Burden 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說。她的聲音也達到了高昂的音域,唱出了大多數同齡人無法發出的音符,直到最近,她甚至也不敢嘗試。
“大聲的感覺真的很好,”她說。“這張專輯中的旋律更具挑戰性。我時不時會尖叫,這有助於我的自信,因為有一支樂隊在我背後支持我幫助我達到能夠自由發聲的地方。”
除了《Night Shift》中宏大的副歌外,還有《Yours and Mine》和《Body To Flame》的高潮,Dacus 的聲音與旋轉的樂器相呼應,形成驚人的音樂化學反應。《Pillar of Truth》,專輯中長度最多、倒數第二首的曲目,是所有曲目中最強烈的。它伴隨著明亮的小號和滾動的鼓聲卷動與旋轉,當 Dacus 嚎叫出“如果我的喉嚨不能唱/那麼我的靈魂向你呼喊”這句時,這首歌達到了巔峰,她的聲音在最後四個字中帶著驚人的強度撕裂了混音。
這些令人滿意的高潮刻意融入在 Dacus 來到某種解決或接受自己困境的歌曲中。在《The Shell》中,這首講述藝術家身份危機的歌曲,在幾個充滿對寫作阻礙和自我價值的詠歎後,一段堅實的吉他獨奏出現,似乎沖去她的焦慮,以至於在結尾時她可以自信地唱出“你不想成為創作者,不代表你就沒有話要說。”
“如果你定義自己是一位藝術家,但你並沒有創作藝術,或者你定義自己是一位作家,但你並不真的在寫,你是誰?”她談到專輯的主題時表示。“不要讓自己強迫創作某樣東西。我想我以前想聽到過這樣的話,能夠自我寫下和說出來讓我感到鼓舞,因為有時我需要聽從自己的建議。”
《Nonbeliever》的結尾,這首歌中 Dacus 接受信仰複雜性的歌曲,出現了一陣華麗的弦樂和巨大的合唱和聲,與基督教邪教的講道錄音碰撞。
“這是一段充滿仇恨、評判性和嚴厲的講道,對信徒和非信徒之間劃下了明確的界線,”她說。“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對他們的信徒身份感到緊張的原因。[這首]歌是關於脫離信仰和家庭以及一般期望,並且圍繞著是否其他人都已經像看起來那樣理智。”
然而,儘管在 Historian 中的每個片段中 Dacus 寫作和演唱她的歌曲非常謹慎,仔細考慮她所說的內容及其表達方式,但專輯的結尾曲目《Historian》卻是其最安靜和最不確定的。
“這首最後的歌曲有些打破了其他歌所設下的規則,我希望人們能看到我認為希望是可能的,”她說。“‘Historian’ 是,即使你可以智力上說一切都會好起來,但這並不會讓疼痛變得少一分,這依然……艱難。”
幾乎不超過讚美的低語,Dacus 用這句結束:“我是在開始的時候最完整,還是在鞠躬時?/如果過去的你能見到未來的我,你會在此刻擁抱我嗎?”這是一個對生命短暫性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暗喻。
“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整體上對我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感到非常快樂。我剛剛有一刻感到特別安全,然後突然翻轉過來,我意識到我可能失去一切,”她說。
“我希望結尾能夠引人深思,我希望人們在聽完專輯後還能繼續思考。這裡有點未解決的東西。No Burden 也類似,它並不會在最後給你一個大大的高五,”她笑著說。“這就像是一個點點點。”
質疑自己確定性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來結束一張非常人性化的專輯。然而,儘管她的專輯的主題核心建立在純粹的不確定性上,但有一件事她確信無疑。
“我不覺得我寫過任何我現在不同意的歌曲,我也希望這不會發生。”
Eli Enis is a writer and editor who lives in Pittsburgh, cares way too much about music, and drinks way too much seltzer.
Exclusive 15% Off for Teachers, Students, Military member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 First Responders - Get Ver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