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ral code for up to $80 off applied at checkout

與變得脆弱感到舒適:Courtney Barnett 告訴我們她真正的感受

於May 10, 2018

In only two full-length albums and a handful of EPs, Courtney Barnett has mastered the art of finding purpose in purposelessness and seeing the sublime in the mundane. She attends an open house only to spiral into deep speculation about the life of the now-deceased woman who once called this place her home. She channels the anxious sweet ache of a mind preoccupied with pining for an absent lover. She spends an afternoon gardening, only to suffer an allergy attack that turns into a panic attack that turns into an uncomfortable self-realization while lying in a hospital bed. With a journalist’s attention to detail, Barnett creates worlds and populates them with vivid characters. She handles her subjects’ stories with care, yet tells them in ways that leave nothing about her characters’ inner workings to the imagination—and she writes with such wit and self-conscious charm that we can’t help but want a window into Barnett’s mind, too.

That window has always been a little smudgy. Barnett’s songs are simultaneously straightforward and evasive: an exercise in externalizing difficult feelings in order to more easily cope with them and accurately assess them. Yet as the title of her excellent new album Tell Me How You Really Feel unsubtly insinuates, Barnett is getting more comfortable with the idea of being vulnerable. On opening track “Hopefulessness,” she establishes this new edict in her own words—“Your vulnerability is stronger than it seems”—and, in quoting Carrie Fisher’s words, helps us understand how she arrived in this place: “Take your broken heart/ Turn it into art.” Tell Me How You Really Feel is equal parts diary and manifesto, topical and timeless, filled with lots of good advice to herself and to all of us. At times, it’s an outlet for helpless rage, but it also digs deep, finding Barnett pushing to understand her own mind and working hard to understand other people (including her own internet troll). At heart, it’s an album about understanding limitations and figuring out to flourish anyway; finding balance between striving for better but being gentle with yourself and others (“I know you're doing your best/ I think you're doing just fine/ Keep on keeping on/ You know you're not alone”). If only all important lessons were sung so clearly and by such a formidable talent.

VMP:告訴我你真正的感受中有很多歌曲聽起來像是從朋友請你提供建議的角度來寫,而你給他們的建議其實是在給自己建議。你可以將這些歌曲解讀為是寫給朋友和情人的——或者是你在給自己加油打氣。

科特妮·巴尼特: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我認為我很多想法在這兩個地方之間折衷。它們之間的交集非常多。我寫的許多歌曲是為朋友或我與人交往時寫的。但最終你會把這些轉向自己。你聽到自己在給這些人建議——或者甚至不是建議,只是一些想法——然後你會想,為什麼我不能給自己同樣的建議。我記得我在學校開始寫詩的時候,我總是為別人寫東西。

我常常發現自己在給朋友提供建議的同時,心裡在想,“為什麼我不遵循同樣的建議?”如,顯然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

是的——一旦你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對此有所了解,我想你開始隨時都會注意到。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張專輯,雖然充滿憤怒和挫折感,但對於其主題人物卻又非常慈悲。對我來說,這就像是三十多歲的狀態:你可以用同情來平衡那種憤怒和挫折感。

的確。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學習到不同的技巧,並且更好地表達那些感受。之前的想法我可能會用其他東西掩蓋——比如諷刺或幽默。我認識到我如何掩藏這些東西,以至於我不會百分之百脆弱。而我想現在 [在告訴我你真正的感受] 我真的挖得更深,讓自己變得脆弱。這是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的恐懼——被看見的恐懼,你知道嗎?人們看到了你真實的樣子,和你所有的缺陷與不安。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

告訴我你真正的感受中,有哪首歌曲是你認為在生命的早期可能不會寫的?

也許像“絕望感”這種東西——好吧,我不知道。這有點有趣,因為其中幾首歌我其實是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寫的。它們的一些器樂部分。“星期日燒烤”和“無法自拔”是我十三或十五歲的時候開始寫的。而“城市看起來很美”是在我二十出頭時期開始的。這是一個奇怪的時間交集,感受著這些歌曲存在和變化的時間有多長。在歌詞上,這些想法可能與我之前的作品略有不同。

回到十多年前你開始的個人事物是件有趣的事:幾乎就像是和一個不同的人合作,即便這還是你在推進。這是你經常做的事情嗎?讓一些想法和作品擱置一段時間?

是的,我想我傾向於對事物耿耿於懷。我覺得我挺優柔寡斷的,所以最終確定一個歌曲的想法……我可以看到一些歌曲花了我多長時間寫成,那種決定過程,決定它已經完成並開始新的路程,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你有真正的才能能夠以慷慨的方式寫關於非常具體的個人經歷。聽眾肯定有足夠的空間去認同這首歌,並感覺自己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我認為你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你像記者一樣記錄這些經歷,但我好奇的是,你為什麼覺得自己能達到這個標準。

我不太確定怎麼說——我想我不會太過思考這些!如果我越是考慮某個特定的人或一群人是否能共鳴,或某人對這或那樣的反應……我覺得變數太多了,你可能永遠會犧牲想法來試圖適應你認為別人可能喜歡或能夠連結的東西。我喜歡關掉那些功能,思考一些別人可能認為是巨大的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我喜歡剝離那些東西,思考最誠實的版本。

這與這張專輯在將個人經歷外化到其他角色和內化或個性化這些社會、文化更普遍的問題之間的轉換相呼應。兩者之間有一個來回的變化。

對我來說很難說。有時它在一首歌中改變。即使有角色,通常在他或她身上也會有我的某種元素。所有這些交融在一起,最終變成了一切,而不是一個具體、獨立的東西。

**這是一張難以創作的專輯嗎?**

我認為是的。但我認為我寫的所有東西都是困難的。我只是覺得寫作很難。這不是壞事。這只意味著這是一個挑戰,讓你思考事物。這張專輯感覺有點難,但也許只是因為它是我最新關注的事情。你會有點忘記過去,你知道。但這是困難的,因為我變得更脆弱,我想我可能挖得比以前更深。

你是創造了“絕望感”這個詞嗎?這是形容2018年生活的完美詞語。

我不知道——也許是我!我記得我找不到我想要的確切詞語。其實,這不僅僅是關於這首歌:它感覺像總結了整張專輯。在絕望和希望之間的鞦韆。樂觀和悲觀。並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的舒適平衡,而不是完全忽略一方或對另一方完全無知。

我覺得專輯中有很多歌曲——特別是“城市看起來很美”——是關於感到與某種熟悉感隔絕。我相信人們會將這首歌解讀為你從巡演回家,但它也聽起來像是在應對從抑鬱發作中走出來。事實上,這兩者都給你帶來一樣的感覺:回到一個不再像家的家。

這是一種一般性的疏離感,你可以和很多情況相關聯。而我認為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寫在兩個時間點的。它是在我21或22歲時開始寫的,然後我無法完成,所以把它放到一邊,並在我寫這張專輯的時候再回來。它的歌詞跨越了我生命中的兩個時期。它有那種抑鬱的、躺在床上、待在室內的部分——而第二部分是關於遠離家。它們有不同的含義,但都與你周圍環境和同齡人之間的普遍疏離感回到了同一點。以及你生活中的人們。

我想這可能經常出現,因為你現在花了很多時間在外面。這是否變得更容易處理?

我想我在適應不同的事物上變得更好。想辦法去適應和處理它們。

與你早期的作品相比,這張專輯你更直接地處理社會問題。是否有什麼具體的事物啟發了你寫作的轉變?

我想那些事情在我歌裡一直都存在,但我一直掙扎於如何表達我的感受——如何表達那些挫敗感。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所有這些事情變得更加厭倦和失望。

我想知道你在“無名無臉”中談到的網路怪獸是否會在某個時候聯絡你。

我不太相信。我懷疑他們會知道這首歌或在乎!(笑)

你有沒有在錄製這張專輯中最喜歡的回憶?

啊,這距離家太近了——我每天都走路去錄音室,那是一個梅爾本的寒冷冬天,錄音室的公共廚房區有一個小壁爐,所以我們會點燃這些小火。這真的很適合,我知道——這是一小群人,只有我的樂隊。 然後這是漫長的,你知道:我喜歡在短短幾天或幾週內進行長時間的錄音。我想我有點讓自己發瘋了。這可能不是最明智或健康的方式。但這讓事情變得有趣。

我想這會讓你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就像如果你進入那種心態並長時間保持的話,就會比時不時進入和退出來得容易。

到目前為止這對我來說是有效的。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Susannah Young
Susannah Young

Susannah Young is a self-employed communications strategist, writer and editor living in Chicago. Since 2009, she has also worked as a music critic. Her writing has appeared in the book Vinyl Me, Please: 100 Albums You Need in Your Collection (Abrams Image, 2017) as well as on VMP’s Magazine, Pitchfork and KCRW,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相似唱片
其他客戶購買了

會員享有免費運送 Icon 會員享有免費運送
安全且放心的結帳 Icon 安全且放心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